“在N,N-二甲基色胺的位置6位引入氟,导致对5-HT1A受体的亲和力下降5倍……”
根据国家统计局(ONS)收集的自我报告数据,全球范围内抑郁症正在增加,在年轻人中尤其如此。
焦虑症通常与其它精神疾病(如抑郁症)同时发生,每年影响大约4000万美国成年人。如果继续以目前的速度增长,估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继心脏病之后最严重的健康问题。
焦虑和抑郁都常采用抗抑郁药进行治疗。尽管这些药物可以帮助人们控制其症状,但一般都无法让人们在余生中彻底摆脱抑郁。
此外,这些药物还与诸如性功能障碍和体重增加等不良副作用有关。镇静剂也可以用来治疗焦虑症,但它们会导致头痛、嗜睡和头晕。
来自密西西比大学的Mark Hamann及其研究小组成员表示,对于可选择的更有效、更安全的抑郁和焦虑疗法,存在明显的需求。最近,他们对以源自海洋的吲哚生物碱作为神经受体的潜在调节剂进行了研究。
这些化合物先前展示了与血清素受体的高亲和力结合。血清素是一种提升情绪的神经递质,目前的抗抑郁药通过抑制其分解代谢或再摄取来增加其在大脑中的水平。
Hamman及其同事利用不同的卤素置换制备了吲哚生物碱2-(1H-吲哚-3-基)-N,N-二甲基乙胺的各种衍生物。卤素化合物含有溴、氟或氯等卤素原子,由于能提高药效并影响靶向选择性,因此常被纳入药物设计策略。
该小组通过强制游泳试验和运动活性试验对化合物的体外和体内抗抑郁剂和镇静剂活性进行评估。
他们发现,在合成的化合物中,有6种具有显著的抗抑郁活性,即2-(1H-吲哚-3-基)-N,N-二甲基-2-氧代乙酰酰胺(1a)、2-(5-溴-1H-吲哚-3-基)-N,N-二甲基-2-氧代乙酰酰胺(1d)、2-(1H-吲哚-3-基)-N,N-二甲基乙胺(2a)、2-(5-氯-1H-吲哚-3-基)-N,N-二甲基乙胺(2c)、2-(5-溴-1H-吲哚-3-基)-N,N-二甲基乙胺(2d)和2-(5-碘-1H-吲哚-3-基)-N,N-二甲基乙胺(2e)。
其中,后三种化合物(2c,2d,2e)还表现出显著的镇静作用。
研究小组随后测试了这些化合物的受体结合能力,发现2a、2c、2d和2e都显示出与血清素受体5-HT1A 和 5-HT7的纳米摩尔亲和力。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Bruker公司的高性能科学仪器,应用了质谱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Bruker的micrOTOF上记录了质谱,并利用Bruker的DRX NMR波谱仪进行了1D和2D NMR实验。
NMR使研究人员能够证明,某些化合物的抗抑郁作用至少部分是通过它们与血清素受体的相互作用介导的。
研究人员补充说,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机制研究来描述这些相互作用,并阐明化合物所具备的行为效应背后的机制。
有关DRX NMR波谱仪的更多信息,请与Bruker公司联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