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威胁。从海洋温度上升导致珊瑚白化,到塑料污染毒害鸟类、鱼类和哺乳动物种群,人类对海洋的影响日益明显。
工程进步带来的一个毁灭性后果就是石油泄漏,在整个20世纪和21世纪,全球各地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石油泄漏。那么,这对野生动物意味着什么呢?
2010年4月发生的 "深水地平线 "漏油事件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漏油事件,影响面积达112,100 平方公里。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生命损失和重大的经济和环境影响。漏油事件持续了几个月,导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阿拉巴马州和佛罗里达州西部2100公里长的海岸线反复受到石油泄露导致的致命影响。
有人认为,由于石油的化学成分,它比其他油类更容易生物降解,毒性也更低,因此对野生动物的损害较小,但各种研究表明,接触到石油的鸟类的多个器官会受影响,包括心脏、羽毛损伤、热量损失增加和能量需求增加。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和美国农业部国家野生动物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使用一维质子核磁共振(1D 1H NMR)波谱评估深水地平线漏油事件对双冠鸬鹚的影响。代谢组学研究分析生物细胞、组织、器官或生物体内的代谢物,揭示了暴露于亚致死性油污的鸟类能量代谢的代谢物以及脂肪酸和氨基酸代谢途径的变化,有助于揭示对鸬鹚的繁殖、迁徙以及最终生存的重要影响。
磁共振波谱学被广泛用于环境科学及其他相关领域。利用核磁共振(NMR)等最先进的技术,研究人员能够揭示石油泄漏对海洋生物的实际影响,其结果表明,对石油泄露导致的损害评估很可能低估了动物种群实际付出的代价。利用这些信息,科学家可以更准确地预测亚致死性油类暴露的生理影响,并改进清理和救援方法。